根据结构形式和受力特点,橡胶护舷可分为实心式、充气式、漂浮式等几大类型,各自的工作原理和适用场景有所不同。
实心式橡胶护舷是传统的类型,包括 D 型、V 型、鼓型等。D 型护舷截面呈半圆形,安装在码头边缘,船舶停靠时,护舷受挤压产生形变,通过橡胶的弹性恢复力吸收碰撞能量,反作用力较为平稳,适合中小型码头和船舶;鼓型护舷则呈圆柱形,长度可达数米,内部有多层加强帘布,能承受较大的冲击力,常用于大型港口和集装箱码头。实心式护舷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橡胶材料的弹性形变储存能量,形变越大,吸收的能量越多,但反作用力也会随之增大,因此设计时需根据船舶吨位控制大形变。
充气式橡胶护舷由高强度橡胶布制成密闭气囊,充气后内部压力保持在 0.1-0.2 兆帕。当受到碰撞时,气囊被压缩,内部气体压力升高,通过气体的压缩和膨胀吸收能量,反作用力增长缓慢,能有效保护船体表面(尤其是豪华邮轮、游艇等对外观要求高的船舶)。充气式护舷重量轻、安装方便,且可根据需要调节内部压力,适合各种吨位的船舶,但需要定期检查气密性,避免漏气影响性能。
漂浮式橡胶护舷通常与实心或充气式护舷配合使用,自身带有浮力装置,能随水位变化上下浮动,确保在不同潮位时都能与船舶接触。它适用于水位落差大的码头或离岸式码头,工作时通过漂浮体的位移和护舷本体的形变共同吸收能量,提高缓冲的适应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