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1362418@qq.com
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海游街道西区开发区
在现代码头防护技术升级浪潮中,复合护舷凭借 “多材料协同” 的设计理念,突破传统单一材质护舷的性能局限,成为适配超大型船舶与高负荷作业场景的核心装备。它通过科学整合不同材料的优势,构建起 “强支撑、高缓冲、耐损耗” 的防护体系,为港口安全运营注入新动能。
复合护舷的核心竞争力源于分层复合的结构设计。其基础层多采用高强度材料,如玻璃纤维增强塑料(GFRP)或特种钢板,搭建稳固的支撑骨架,确保在万吨级船舶冲击下不发生结构性变形;中间缓冲层则选用高弹性橡胶或聚氨酯材料,利用材料的形变特性吸收 90% 以上的碰撞能量,化解船舶靠泊时的瞬时冲击力;表层覆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或耐腐涂层,形成防护屏障,抵御海水侵蚀、紫外线暴晒与高频摩擦,较传统橡胶护舷的耐磨损性能提升 40%。
在多样化码头场景中,复合护舷展现出精准适配能力。集装箱码头高频次作业需求下,聚氨酯 - 钢复合护舷凭借耐磨性优势,可承受日均 20 次以上的靠泊冲击,使用寿命延长至 15-20 年;LNG 专用码头对低温环境要求严苛,采用耐低温复合材料打造的护舷,在 - 40℃极端低温下仍能保持良好弹性,避免低温脆裂风险;而内河浅水码头则偏好轻量化的 GFRP - 橡胶复合护舷,模块化设计使其安装调试时间缩短至 1.5 小时,大幅提升施工效率。
技术创新更让复合护舷兼具智能属性。部分高端产品嵌入压力传感芯片与 5G 传输模块,可实时采集受力数据,精度控制在 ±2% 以内,数据通过云端平台同步至码头控制中心,一旦出现异常受力,系统 90 秒内即可触发预警,帮助工作人员及时排查隐患。从沿海枢纽港到跨境物流码头,复合护舷正以 “高性能 + 智能化” 的双重优势,重塑码头防护标准,为港口高效运转筑牢安全防线。

中文简体
English